August 10, 2022

走過上一波熊市,創業家們生存心法教戰

當市場從牛市轉熊市,許多創投和新創加速器紛紛推出教戰守則。然而,這些都比不過第一線創業家從親身經歷中淬鍊出的應對之道和心法。畢竟要學會「打仗」,最快也最直接的方法是讓上過戰場的人來當老師。

心元資本在 Podcast《知識衝浪》中,邀請幾位創業家分享熊市實戰經驗。在營運低谷時,該如何開源節流?如何凝聚團隊向心力?創辦人本身如何建立心理韌性、面對創業路上的不確定性?來看看這幾位從熊市中存活下來的創業家們,有哪些應對策略和心法。

一、第一原則:想辦法在最短時間內盈利

當市場進入熊市,先抓緊這第一原則:想辦法在最短時間內達到盈利。換句話說,就是「開源」和「節流」。

設計商品電商 Pinkoi 創辦人顏君庭提醒,現金流取決於「客戶是否願意為你的服務付錢」。因此,要時時問自己:「是否已經替用戶創造價值、解決痛點?」、「有哪些尚未解決的痛點,有機會創造更多價值?」透過觀察用戶留存率、續購率等量化指標,可檢視上述幾點是否到位。

當產品已能創造現金流,則可進一步思考:「這些可帶進現金流的業務,是否有機會做更大、讓現金流不會因短期缺口而受傷?」

此外,仔細挖掘損益表(Profit & Loss)上的數字,也能找到優化公司營運的切入點,以及判斷決策是否正確的關鍵指標。例如,從營收轉成毛利的過程中是否可以優化、是否有辦法創造更好的經濟規模等等。

但是從現實面來看,營收很難在短時間內提高,如何節流便成關鍵。曾創辦交友軟體 Paktor 和直播平台 17 Live(前 M17 集團)、現為 Turn Capital 執行合夥人潘杰賢提醒,這需要做到「錙銖必較」的程度。

例如重新檢視水電費、電話費、管理費、租金,連企業帳號購買數量是否符合公司人數、是否一定要用到更高級的方案、能否和代理商談年約等都是可以節流的方向。或者,也能思考如何分散現金流壓力。例如,如果能談到90天的應付帳款、30天的應收帳款,這中間就會有 2 個月的資金彈性。

同時,也要確保和重要客戶的溝通保持暢通,並檢視「和重要客戶的關係是否夠緊密?對方營運狀況是否穩定?假設對方不再購買,對公司營運會造成什麼影響?是否有折扣或延長合約的需求?」提早盤點並因應,就能降低變動對營運帶來的衝擊。

二、將團隊凝聚為最強後盾

無論牛熊市,企業營運難免遇到逆風和挑戰,這時該如何凝聚團隊向心力、提振士氣?

Pinkoi 的作法是,每季舉辦全員大會,和團隊成員分享公司近況。關鍵在於不能只報喜不報憂,當公司面臨困境,也要誠實分享公司現況。因為只有在了解公司遭遇的挑戰後,團隊才能同心協力解決問題、凝聚向心力。

顏君庭說明:「想像公司是一艘船,如果船長從頭到尾只講:『 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fine 』、『從起點到目的地一直都會是風平浪靜』,我認為這船長不夠盡責。因為過程中,有可能遇到暴風雨、引擎破洞或漏油,要(把真實情況)告訴團隊,團隊才能把洞補起來、修好引擎,甚至是增加備援。」

三、創辦人心態是成敗關鍵

跟調整公司營運策略也同樣重要的是,創辦人必須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才有足夠能量面對挑戰。

「當你覺得自己體弱多病時,你接觸到環境的每一個聲音,可能都會讓你感覺自己不對、自己不應該堅持下去、自己的方法是錯誤的,」智慧咖啡機 iDrip 創辦人葉建漢說,「最終,還是自己的免疫力最重要,所以你必須要調整好心情。」

作為連續創業家,葉建漢早在二十多年前,就經歷過在網路泡沫下創業,遇到客戶人間蒸發、辦公室一夕搬空,最終導致公司清算的震撼教育;他也曾順利出場,將行動網路公司「時間軸」出售給遠傳。現在,是葉建漢第四度創業,對熊市已有免疫力的他,分享協助他跨過谷底的三個關鍵思維:

  1. 今天就是可以努力的第一天
    很多人會害怕、猶豫到底該怎麼走,但重點是,先想好下一步往哪走,就先踏出那一步。凡事都從這一步開始。
  1. 先預想最壞情況
    面對恐懼時,先想到最壞的狀況,可能是破產、名聲變差、投資人不信任等等。先在心裡經歷過這一切後,便能用更坦然的態度面對,工作狀態也會更好。
  1. 回顧最初目標
    雖然創業不免遇到想放棄的時候,但只要確認目標正確,那只是現在這條路走不過去,不用全然否定自己。

在熊市下創辦部落格平台「無名小站」並成功出場、現為創投的簡志宇也認為,能成功度過熊市的創辦人,多半能用跳脫牛熊市的思維看市場。原因是,當選對市場,市場修正對早期新創來說應該很無感。

他舉例,一個原本有 10 億美元商機的市場,就算在熊市時大幅修正 50%,仍具有 5 億美元的價值,「創辦人一開始看到的是無邊無際的海洋,當海洋退潮,理論上看不出差別,因為這海洋對他而言還是無比巨大。」

四、結束不等於失敗,為重返戰場準備

熊市,也是創辦人重新省思創業初衷和決心的好時機,當大環境不好,認賠殺出不一定是壞事。

簡志宇觀察,在矽谷,創業失敗或退出並不是丟臉的事,不少矽谷獨角獸的創辦人,都不是第一次創業就成功,且這次所累積的經驗和人脈,都能作為下次創業的養分。

如果公司真的被迫面臨結束,這時創辦人得思考:能留下最有價值的東西是什麼?品牌、研發、人才,還是用戶基礎?如果未來在所處的領域中有1個人會成功,那他所需的關鍵解決方案是什麼?

「如果你創造出未來成功對象(進入市場)的最佳條件,就很可能被策略投資或收購,」葉建漢分享,永遠要看清楚自己的價值,而不是選擇最安全保險的方法。

重點是,不管遭遇什麼挫折,創業家都要建立好自己的名聲、承諾的事情要做到。即便當下未能順利拿下市場,等時機跟佈局更成熟,過去的人脈和新資源,將加乘出新效應。

最後,不少創業者都不約而同提到,熊市下會遇到的辛苦、孤獨和挑戰,其實都是創業過程中的常態,因此與其說「新創得替更壞的狀況準備好」,倒不如說只是「回歸基本」。相信在經歷市場篩選後,那些能堅持並持續投入的創業家,也是最後能留下、抓住市場空缺的人。

本篇文章授權刊登於《數位時代》專欄

近期文章

查看全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