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1, 2022

用「新聞鼻」找到下個 Web3 獨角獸

一名記者,得想辦法在眾多新聞線索中,找到別人尚未挖掘到的故事或尚未注意到的潛力企業,寫出獨家報導。作為投資人,得搶在其他投資人之前,找到並投資有機會成為下個獨角獸的新創。或許你也發現了,這兩種身份所需的技能和工作模式,有不少重疊處,也因此有不少從記者跨進投資圈的例子,而加密貨幣交易所 Crypto.com 旗下基金的合夥投資人 Jon Russell 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科技記者出身的 Jon,自 2008 年起就常駐在泰國曼谷,在 The Next Web、TechCrunch 等知名科技媒體負責報導亞洲科技新創長達八年,並在 2019 年加入東南亞付費訂閱媒體新創 The Ken。今年初,他卸下媒體身份,成為資產規模達 5 億美金的 Crypto.com Capital 投資人之一,負責看亞洲市場。成立一年至今,已投資近 60 家 Web3 新創,主要為基礎建設和 De-Fi 領域,平均每一到兩週就完成一件投資案。

在 Podcast 節目《知識衝浪》中,他分享,在他眼裡,相較歐美等先進國家,東南亞的 Web3 市場有哪些機會和挑戰?而記者出身的他,又是如何從充滿技術專有名詞的 Web3 產業中,找到值得投資的新創?

談起東南亞的 Web3 市場,一點也不比歐美遜色。例如,今年席捲 Web3 的區塊鏈遊戲 Axie Infinity,背後開發商 Sky Mavis 便來自越南。而根據 Chainalysis 統計,新加坡擁有加密貨幣的人口佔比高達 10%,高於美國的 8.3%。

加密貨幣在東南亞擁有的高滲透率,Jon 也感同深受。他分享,去年在曼谷搭共享機車時,他看到不只一名司機將手機架在手機支架上、開著加密貨幣交易所網站,隨時「盯盤」。「我會這樣說是因為,那曲線飆漲的程度相當瘋狂,還有什麼(商品的曲線)可以長成這樣?」他說。

不過這是否表示東南亞的 Web3 發展有機會領先其他地區?Jon 觀察,新加坡作為亞洲金融中心,已有不少科技人才投入在 DeFi、區塊鏈基礎建設等領域,然而印度、印尼、越南、泰國等其他東南亞地區,仍需要更多時間學習該技術。他相信,當 Web3 人才成長速度趕上,再搭配巨大人口紅利,東南亞將有機會出現本土的 Web3 獨角獸新創,一改以往由全球企業主導東南亞市場的局面。

而從記者出身的他,在挑選案子時也有自己的一套標準。

首先,由於許多 Web3 新創的產品是區塊鏈基礎架構,講解產品時常涉及許多技術專有名詞,這時該如何評估新創的產品好壞?Jon 認為,即使他們公司內部有許多研究員可協助檢視技術,但更重要的是,創辦人得有能力向投資人說清楚他們在做什麼、為什麼重要。「如果一個人無法在一小時內解釋清楚他們在做什麼,那這之中明顯有些問題,」他說,「我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考驗(acid test)。」

此外,他也分享 Web3 新創成功建立「飛輪效應」,打造出商業模式的例子。以 NFT 投資組合追蹤平台 Floor 為例,使用者得先付出約 100 美元才能使用該應用程式,在這基礎上,Floor 建立出強大的 NFT 社群,這些用戶不只熱愛 NFT、也願意為此付費,環繞著於這群用戶的需求,Floor 陸續打造出更多如 Podcast、Newsletter 社交等服務,雖然現在仍是早期階段,但 Jon 認為掌握好忠實用戶的需求,Floor 將有機會開展出更多商業模式。如今,Floor 已擁有超過三千名付費用戶。

不過在現階段,他認為,光是能做到介面更友善、減少更多惱人廣告、更以使用者為中心,就已經領先不少 Web3 產品。

在熊市下,人人都在找尋在下個牛市反彈的領域。Jon 認為,「遊戲」是下個成長機會,但這個遊戲,必須長得像大家認知中的遊戲,而不是需要買昂貴 NFT、需要先有加密貨幣錢包等高門檻才能參與的區塊鏈遊戲,他認為目前該領域仍未出現殺手級產品。

以主打「Play-to-earn」的 Axie Infinity 為例,本質應該是「遊戲」,要先有好玩的元素,再看如何導入加密貨幣的經濟概念,而經驗豐富的遊戲開發商在這塊會更有優勢也更適合。

「對我來說,要吸引尚未加密貨幣的人成為 Web3 用戶,這當中的橋樑,就是由富有經驗的遊戲開發者所開發的高品質遊戲,或能讓粉絲更容易和藝術家互動的產品,」他說,「我認為這當中仍有很大的發展機會。」

面對加密貨幣進入熊市,Jon 認為,熱潮退去、新創每輪估值下降、對加密貨幣沒有熱情的投資人也不再熱衷於該市場,這對他們來說反而是投資的好時機,「現在我們會謹慎一點,等我們認為這市場回到一定程度,到時候我們也將看更多令人驚豔(outrageous)的案子。」

📍 知識衝浪收聽連結:請點此

*本集內容皆非投資建議,投資前應謹慎研究、評估風險

近期文章

查看全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