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16, 2024

當「自動駕駛」走入實驗室

新材料的發現,一直是推進各產業進步的驅動力。但,現在新材料在開發上正面臨著三大瓶頸:需要大量的時間、成本和勞力。

一直以來,新材料的開發便仰賴研究人員不斷實驗,透過不同的實驗組合找到最佳解。就像愛迪生讓電燈從實驗室走向家家戶戶的故事一樣——歷經上千次實驗和失敗,最後終於找到能讓燈泡持續耐久發光的材料。

這套方法在過去或許可行,但,當實驗的變項從三種成長到上千種呢?隨著材料組成元素越來越複雜、合成技術越來越精細,所需的實驗數量也呈指數級增加,這讓新材料開發逐漸跟不上產業進步的速度。

新藥開發的「反摩爾定律」(Eroom’s law),就是解釋這個困境的最佳例子。在半導體產業中,摩爾定律指的是,每個積體電路的電晶體數量約每兩年就增加一倍;而反摩爾定律指的是,由於開發新藥的複雜度越來越高,開發新藥的成本不只沒有隨著時間下降,反而大約每九年就會增加一倍。

根據最新研究,一個新藥從研發走向市場所需的成本,已經來到約 13 億美元;同樣的,優化和開發新材料的成本也高達數千萬甚至上億美元,所需時間也是以「年」為單位起跳。

但現在,AI 和機器人的結合,讓我們在新材料開發上看見更多可能。

2023 年底,Google 旗下 AI 公司 DeepMind 在知名期刊《Nature》上發表一篇論文,指其透過 AI 工具「GNoME」,發現 220 萬種新的晶體,相當於過去要花將近 800 年的研究進展。今年初,微軟也宣布有科學團隊利用微軟的 AI 工具,只花了 80 小時就從超過三千萬種材料中發現可用於鋰電池的潛在新材料,少了 AI,這項研究可能需耗費 20 年才能完成。

另一項最近在材料研發領域中崛起的趨勢,則是「自動駕駛實驗室」(SDLabs,Self-Driving Labs)。

SDLabs 不只利用 AI 模擬材料合成,更結合機器人,讓機器人可根據 AI 的策略自動執行實驗。原因是,某些材料的特性仍只能透過實際實驗來觀察和驗證,很難完全被電腦模擬取代。這讓 SDLabs 不只能大幅縮短材料開發時間,也讓研究人員可以從重複的操作工作中被解放,把注意力放在更高階的工作上。

目前,SDLabs 已經被製藥、生物科技、材料科學等產業積極導入,例如,日本最大的製藥公司武田製藥和 IBM Research 等都與開發 SDLabs 的新創 Atinary 合作。一名 MIT 軟材料實驗室的教授更把 Atinary 的 SDLabs 形容是「研發界的iPhone」,不只容易上手,更幫助他們在一週內就完成原本需耗時兩年進行的實驗。

AI 讓人類得以用更有效率、更低成本、更系統性的方式來做研究和創新,不過回顧人類過往的發明歷史,不少最具代表性的發明,不只來自系統性的研究,更來自於人類的好奇心、敏銳觀察和偶然。

例如,抗生素之所以被發現,是因為研究員選擇進一步觀察原本該被丟掉、受污染的培養皿,才意外發現可以殺死細菌的抗生素。

像這樣的偶然和不確定性,是所有創新路上最挑戰,卻也是最迷人的地方。AI 或許無法複製人類的好奇心和觀察力,但就像面對所有科學研究一樣,面對 AI,只要我們持續保持開放和好奇的心態,相信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也將一個個被「解鎖」!

本篇文章授權刊登於《經濟日報》專欄

近期文章

查看全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