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成立心元資本的第十年。當時我剛踏入早期投資,以為成功關鍵在於找到最聰明的「點子」。那時我花了大量時間研究產品和技術,相信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就能找出正確答案。
然而這些年,我見過無數創業者,他們最初的想法幾乎沒有一個能原封不動地長大。有人從消費市場轉進企業服務,有人推翻產品重來,有人甚至在瀕臨放棄時才找到新的方向。
我從中得到的第一個體悟是:點子從來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它更像是一個窗口,讓人窺見創業者的世界觀與思考模式:為什麼選擇這個市場?為什麼認為現在是最佳時機?更重要的是,他看見了什麼問題,又如何定義問題。
點子只是起點,會在市場中不斷被修正;但創業者對世界的洞察力和提問方式,會影響他每一次調整的方向與品質。真正值得投資的並不是「完美答案」,而是背後的獨特思考。
而這十年間,我也深刻體會到:市場的力量遠比想像更重要。產品隨時可以調整,但如果市場太小,甚至時機太早,再聰明的解法也可能徒勞。創業不是一場孤軍奮戰,需要被大環境的浪潮推動,否則很難走遠,不少外界認為技術上完美的團隊,最後仍敗在市場規模不足或節奏過早。
最重要的,真正決定一家公司能否走遠的,終究是人。太多公司倒下,不是因為方向錯了,而是創業者無法在錯誤中修正、在挫折裡堅持。
例如,當判斷錯誤時,創業家能否放下身段、坦率認錯?能否在一次次的失敗後,依然站起來?點子可以再調整、市場可以重選,但「人」必須真誠。因為最後能站在場上的,往往不是最聰明的人,而是那些誠實面對自我、不肯放棄的人。
過去的我,曾以為投資是一門科學。經過十年我才懂得,投資沒有標準答案,更多時候它是一種信任。因為未來無法被預測,資料永遠不完整。如何在在不確定中保持信心,用更長遠的眼光看待未來與人生,是我這十年來最大的收穫!
本篇文章授權刊登於《今周刊》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