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市場動態,顯示減碳正在從口號變成實際落地的商業行為。
去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通過新草案,要求上市企業揭露溫室氣體排放和氣候風險等資訊;今年五月,股神巴菲特第三度加碼買入能生產「無碳石油」的西方石油股票,其目標在 20 年內從化石燃料公司轉型為碳管理公司。而在台灣,由政府支持的碳交易所,最快今年七月就會上線,加入歐盟、新加坡、南韓等擁有國家級碳交易市場的行列。
儘管減碳已成為全球運動,但距離要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還有一大段距離。據統計,若按照目前進展,全球預計到 2030 年可減碳約 7%,遠落後於聯合國原本設定減排 43% 的目標。
要彌補這段落差,目前全球共識認為關鍵就在於「碳交易」。原因是,透過市場機制,能鼓勵所有人思考並投入創新減碳技術的研發,並真正將技術落地在商業市場中,以達到最終控制碳排的目標。
碳交易市場正準備迎來成長黃金年,今年二月,歐盟碳權價格首度突破每公噸 100 歐元,創下歷史新高。看準市場需求,不少新創提出解方,要提供企業緩解「碳焦慮」的解方。
例如,心元投資的巴哈馬新創 Partanna,便研發出將海水淡化廢棄物轉化成「吸碳水泥」的技術,目前產品已用於美國馬里蘭州的渡假中心,並與巴哈馬政府簽署全球第一個負碳房屋開發計畫,預計於今年底完成首批 30 間房屋。
源自於上述計畫的「碳避免」(Avoidance)和「碳移除」(Removal)這兩種碳權,也於本月上架在碳權交易平台 Patch 中,吸引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洽談碳權購買中。而 Partanna 建材後續也將用於沙烏地阿拉伯的「紅海」(Red Sea Global)旅遊開發計畫,將能更規模化地提供碳權。
不只建材,從民生到工業各個環節,都有新創提出「綠化」解方。例如,新加坡淡馬錫基金和比爾蓋茲氣候科技創投 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 等,針對全球碳排量第二大的農業種植——水稻,推出稻田脫碳加速計畫 Rize。也有新創如 Undo,將具有吸碳功能的特定岩石,加工處理成「細粉」、部署在農地中,在改良土壤品質的同時加速吸碳。也有從更源頭解決碳排問題的核融合發電技術新創 Helion,近期已和微軟簽署購電協議,目標在 2028 年正式啟用首座發電廠,協助微軟達到負碳目標。
雖然新型態碳權不斷出現,然而對購買端的企業來說,卻面臨資訊不透明、碎片化且碳權抵押充滿不確定性的痛點。
為此,於 2020 年推出的碳交易平台 Patch,主打要讓企業採購碳權變得更容易,企業除了能用軟體追蹤內部碳排,也能在平台上找到跨技術、跨地區的各類減碳專案可採購,包含採用技術、地點、售價、專案進度等詳細資訊一目瞭然,目前已有超過 160 個碳權供應商、400 間企業透過 Patch 交易。
回過頭,碳交易仍只是減碳的其中一環,從企業、新創到個人都參與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全民運動中,想達到目標,沒有捷徑,只能仰賴每一名參與者,全力奔跑,直到與地球取得最佳平衡的那一天。
本篇文章授權刊登於《經濟日報》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