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顛覆產業的競爭者,往往都從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例如,柯達不會想到,它的最大對手竟然是智慧型手機,而搶走電視台最多用戶的,並非性質相同的媒體業,而是來自科技業的串流平台。最近一個讓我很有感觸的例子,是「評論網站」(review sites)的用戶遷移。
Google 最近一份調查發現,在 18 到 24 歲的 Z 世代中,其中高達四成的人,在找該去哪吃飯時,用的不是 Google 地圖或搜尋引擎,而是抖音或 Instagram。今年七月,Instagram 也再次更新地圖功能,讓使用者可於地圖內搜尋關鍵字和過濾種類,完整度越來越接近 Google 地圖。而在 2004 就成立的評論網站龍頭 Yelp 也不會想到,他的最大對手竟然不是性質類似的評論網,而是以搜尋引擎起家的 Google。
儘管受到追捧的平台不斷改變,但事實上,使用者想「找餐廳、看評論」的需求一直都沒變,也不會在意提供新服務的對象是否來自同產業,只看誰更容易上手、更貼近他們的行為模式,以及改善更多痛點。
例如,比起先想好關鍵字、搜尋特定內容,Z 世代更喜歡在未知中探索,挖掘新鮮的店家。以呈現方式來說,Instagram 的圖片、限時動態、短影片等介紹,比過去以文字為主的評論內容,更吸引他們眼球。而找餐廳和看評論的行為,也自然融入在瀏覽好友和網美貼文的情境中,無需另外跳轉其他頁面。
當初,Google 也是挾著導航帶來的流量優勢,順勢切入商家評論市場,將寫評論、找商家的行為自然融入在導航行為中。相比下,想進入其他評價網站,還得先打開瀏覽器或另外打開其他應用程式,多了不少斷點。此外,Google 的店家評論功能也以行動體驗優先,鼓勵用戶留適合手機輸入的簡短評論,有別於電腦原生、傾向長篇內容的評價網站。
藉由這個故事,我想提醒創業家兩件事。
首先,你認為的產品優勢,是不是用戶最在意的點?例如,以「評論店家」的服務來說,曾經遇過一名創業家打算推出一個強調“最公正”的評價網站 ,但想辦法抓住流量讓評論被更多人看見、降低寫評論的門檻以累積更多評價,或許才是產品是否能成功的關鍵。
其次,你的產品是否跟上用戶行為的改變?例如,過去許多 D2C 品牌靠著社群媒體的流量紅利而崛起,但當這波紅利消失,能否抓到新的流量紅利,找到對的平台?否則,如果你仰賴的大平台的用戶不再成長、甚至開始流失用戶,你的商品也很可能一起成為時代的眼淚。又或者,是否能如亞馬遜一樣,從網路書店業務累積大量用戶後,進而隨用戶需求拓展到電商、影音、物流等服務,加深護城河?
這讓我想起 Twitch 創辦人 Justin Kan 這句話:「First time founders are obsessed with product. Second time founders are obsessed with distribution. 」意思是,第一次創業的人,總是埋著頭做產品,然而第二次創業的人,則了解產品通路和如何獲取用戶可能是更重要的關鍵。這背後的精神是,要先想到用戶是誰、他們在想什麼、他們在哪,再回過頭思考,你的服務是否能替他們解決痛點,以及還有哪些服務是我可以提供的。
作為曾經的 Yelp 愛用者,看著一次次不同平台的迭代和遷移,格外有感觸。用戶不會永遠只有一種樣貌,你的競爭對手可能來自意料之外的地方,更不要忽略平台的力量。因此,在關注用戶的同時,也要時時注意大環境中可能帶來改變的因子。或許,這新服務一開始看似與你無關,但說不定哪天觸角就延伸到你的領域,進而對公司商模帶來威脅。讓我們提醒自己一定要與時俱進,才不會被時代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