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回顧加密貨幣市場史上最具衝擊性的一年,2022 年的夏天無疑深深刻在許多投資人的記憶中。當時市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震盪:先是 Terra 生態系崩盤,引發了大量機構與散戶投資者的巨額虧損;幾個月後,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 FTX 倒閉,短短三天內便從巔峰墜落谷底,市場隨之陷入漫長的熊市,直到 2024 年才逐漸復甦。
在這場嚴酷的市場寒冬中,不少企業選擇放緩腳步,甚至退出市場,但卻有一家初創公司— SignalPlus,反而在這段時間展現了令人驚艷的韌性與成長。
熊市崛起!2 年內躍升加密貨幣選擇權市場龍頭、拿下 20% 市佔率
SignalPlus 於 2021 年牛市高峰成立,是一家專注於加密貨幣衍生品基礎設施和自動化解決方案的新創公司。然而,才剛踏入市場不久,迎面的,卻是嚴峻的熊市考驗。然而,SignalPlus 不僅沒有退縮,反而利用這段低迷的時機,深耕產品、提升技術,並取得了重要突破。
SignalPlus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Chris Yu 過去在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擔任交易員、另一名共同創辦人 James Shan 則是連續創業家。團隊核心成員也多半自華爾街投行,以及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等網路巨頭的科技好手,擁有豐富的交易實戰與打磨網路產品的經驗。這群金融業與科技業的菁英,靠著自行研發的加密貨幣衍生品風險管理與交易工具,在交易氛圍降至冰點之際,逐步敲開客戶大門。
2023年,SignalPlus 獲得多家大型投資機構認可,也與知名加密貨幣交易所如 Binance、Bybit、Deribit、OKX 等達成合作,短短兩年內,SignalPlus 平台上的交易量已佔整體選擇權市場份額約 15-20%,也帶動營收大幅成長。
2024 年底,SignalPlus 再獲資本市場認可,成功拿下 1,100 萬美元的 B 輪融資,由 AppWorks 和 OKX Ventures 領投,Avenir Group、HashKey 等知名機構共同參與,為 SignalPlus 拓展全球市場提供銀彈,並加速機構級交易工具的創新發展。
SignalPlus 到底做了什麼,能在市場寒冬中脫穎而出?簡單來說,他們做的是專為機構設計的加密貨幣選擇全交易工具,包括機構級交易儀表板、自動做市機器人,以及結構化產品自動化解決方案,使衍生品交易變得更加便利、高效且成本更低。他們為用戶提供了高度專業且即時的風險管理工具,使得交易員不再需要持續盯盤,同時還可節省組建大規模交易團隊的高昂成本。

從市場「有多小」找到它「能多大」—— SignalPlus 的逆向發現
現在加密貨幣選擇權交易熱度越來越高,但在 SignalPlus 成立之初的 2021 年,市場可不是這個狀況。Chris 回憶,2021 年剛創業時,他們一度想成立一個專注加密貨幣衍生品的對沖基金,卻發現當時整個加密貨幣選擇權市場的交易量,竟然不到永續合約的 0.5%。這讓他們開始好奇:「為什麼加密貨幣選擇權市場這麼小?」
Chris 當時嘗試了多個不同的衍生品交易工具和平台,發現了三個關鍵痛點。首先,市場缺乏專業、穩定的基礎建設。在傳統金融機構,交易員手上有一整套分析交易與即時風控的系統;但在加密貨幣市場,這類工具幾乎不存在,交易決策只能靠經驗與直覺,風險無法精準掌握。
其次,流動性嚴重不足。加密貨幣選擇權市場的做市商寥寥可數,流動性與穩定度遠不如傳統金融市場。而要建立一套成熟的做市系統,需要大量資金、人力與專業能力,這對多數加密貨幣機構來說並不劃算,導致願意提供流動性的玩家極少,形成惡性循環。
最後,整體市場缺乏足夠的交易流量。沒有足夠的做市商與資金,進一步壓縮了市場活力。整個加密貨幣選擇權市場就像一片沈睡的荒地,等待被真正喚醒。

那麼,才短短 2 年多的時間,加密貨幣的選擇權市場怎麼突然「醒了」?
Chris 觀察,核心原因有兩點。第一,市場波動率下降,單純的槓桿交易吸引力降低。
2021 年時,比特幣的隱含波動率高達 120%,但到了 2024 年,這個數字已經下降到 40%-50% 之間。波動率下降,單純加槓桿的期貨和永續合約,獲利空間被壓縮,這時候更靈活的選擇權,反而成為大家管理風險、設計收益曲線的最佳工具。這個變化,其實在傳統金融里早就發生過一次。
第二,機構進場帶動專業需求提升。這兩年,越來越多傳統金融機構參與加密貨幣相關交易,而這些機構本來就在外匯、大宗商品等市場大量使用選擇權進行避險與槓桿操作。當專業玩家進場,市場自然對選擇權的需求就大幅提升。
這樣的場景,Chris 並不陌生。他回憶起 1995 年到 2000 年的外匯市場,當時外匯選擇權也是冷門工具,市場規模非常小。但隨著基礎建設到位、專業工具成熟,外匯選擇權市場在 2010 年前後已能與股票期貨平起平坐,成為主流衍生品之一。
這段經歷,讓 SignalPlus 團隊確信:今天的加密貨幣選擇權市場正站在 20 年前外匯選擇權的起跑線上,只要基礎建設與生態繼續成熟,這個市場的成長空間還有數十倍、甚至百倍。
「廣泛推廣」到「深度合作」:SignalPlus 精準賦能專業機構

不過,從傳統金融市場跨入加密貨幣衍生品領域,SignalPlus 面對的不是簡單的「移植」,而是一場幾乎從零開始的技術攻堅戰。「事實上,自動化是非常複雜的,尤其是選擇權商品,要考慮的維度太多了。」Chris 回憶,「當初在設計這一套產品時,我們依照真實的交易場景去討論,算了一下,每個交易進來就可能有幾萬種路徑」。為了打造真正適用於加密貨幣市場的產品,SignalPlus 幾乎重寫了一整套底層邏輯,把交易的數學模型拆解重組,變成符合加密貨幣市場節奏、貼近用戶的的自動化工具。
產品設計好之後,如何有效推廣和應用,又是另一場硬仗。
2023 年底,SignalPlus 的自動化交易機器人正式上線,團隊最初採取大範圍推廣的策略,在大量感興趣的用戶群體中進行測試和優化。這一階段幫助團隊積累了寶貴的市場反饋,同時也讓 SignalPlus 意識到,不同類型的用戶在使用自動化交易工具時的需求存在顯著差異。
「我們的參數多達兩三百個,要完整掌握並靈活運用,需要較高的專業度。」Chris 直言,「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傳統金融交易員,我們通常也會花兩周時間幫助他們熟悉系統,以便更高效地運用。如果是對選擇權交易相對陌生的用戶,需要更多時間幫助他們逐步理解並掌握。」
同時,團隊也注意到,不同機構後續在適應和運用工具時的需求也各不相同。部分客戶希望獲得更深入的指導與支持,因此,SignalPlus 也在不斷尋求優化服務體系,以幫助客戶更高效地使用系統,同時確保服務資源得到合理分配。
2023 年下半年開始,SignalPlus 決定進一步優化策略,從單純的市場推廣,轉向與機構建立更深層的合作關係,讓每一家接入系統的機構,都能找到最適合自身需求的解決方案,從而更好地與市場融合,共同推動產業發展。

Chris 說:「當時諮詢的機構很多,我們希望確保每位交易員都能充分發揮系統的優勢,因此,我們優先與對選擇權交易有深入理解的團隊展開合作,讓他們能夠更快上手並實現高效交易。」,這個策略很快地見到成效,一家大型專業交易機構的交易員,只花一個月就順利掌握 SignalPlus 的交易系統,並且用這套工具實現了幾十萬美元的收益。
這一策略調整,讓 SignalPlus 更聚焦在為專業機構提供高價值的交易解決方案,同時提升整體服務效率和資源配置。更重要的是,Chris 也在這個過程中觀察到,選擇權專業人才的極度缺乏,而市場對選擇權專業人才的需求遠超預期。「與傳統金融領域相比,加密貨幣市場上深刻理解選擇權交易的專業人才真的非常少。」

「但我們相信,這個落差將會逐漸縮小。」Chris 說,「隨著加密貨幣選擇權市場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多機構開始深入研究和實踐選擇權交易,我們的產品也因此能為市場提供更大價值,並獲得更廣泛的認可。」
SignalPlus 的目標不僅僅是提供領先的交易技術,而是希望把專業的選擇權交易知識產品化,變成整個市場的基礎設施。當市場的每一個參與者都能更有效率、更專業地參與選擇權交易,加密貨幣選擇權市場的未來才有機會迎來真正的爆發。
SignalPlus: 下一個加密貨幣衍生品市場的獨角獸
這樣的產品哲學,並非憑空而來,而是來自於創辦團隊多年來的專業養成與長期的信念堅持。Chris 和 James 的情誼從 2007 年,在上海交通大學的一場投資比賽開始,從學生時代延續至今。

兩人在傳統金融與科技創業的不同軌道上各自打磨專業,最後因為對交易市場的共同理解與期待,再次聯手:Chris 深諳交易市場的運作與痛點,James掌握產品設計與技術落地的方法,這樣的組合,讓 SignalPlus 一開始就比其他團隊更清楚要做什麼、為什麼做、怎麼做。
這樣的務實精神,也貫穿在 SignalPlus 的產品哲學裡。從成立的第一天起,他們就清楚,要做的不是短期賺快錢的工具,而是一個真正解決市場痛點、能被專業交易員信任的基礎設施。而這個原則,也讓SignalPlus在最難推廣的熊市里,反而找到了自己的立足點。
而當選擇權市場逐漸打開、機構投資者開始進場,SignalPlus的下一步也越來越清晰。
「我們希望這套自動化交易基礎設施,在很快的將來,能夠成為加密貨幣衍生品市場的獨角獸,甚至,有一天也可以進到傳統金融市場,去提升傳統金融市場的自動化與效率。」,「只要我們堅定地走在正確的方向上,市場早晚會看見。」Chris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