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7, 2025

從「遊戲課長」到跨國稅務專家,Tokenz 如何為亞洲創作者鋪一條「出海高速公路」?專訪 Tokenz 創辦人 Linmic

「我愛玩遊戲,課金課得很兇,常常用會議中間的休息時間打手遊,然後一直儲值。」Tokenz 創辦人暨執行長 Linmic 聊起他創業的起心動念時,回憶起以前狂打遊戲時的情景,「直到有天,我發現同樣的點數,去外面網站賣的竟然便宜好多,我心想,這後面到底藏了什麼?」

Linmic 是千千萬萬台灣「課長」之一,不同的是,當他發現外部商店價格更低時,他一路追進了金流與稅務的世界。

他發現,這些價格落差背後,是因為 Apple 與 Google 高達 30% 的抽成機制——而這也成為 Linmic 創立 Tokenz 的關鍵動機。Tokenz 是亞洲第一家真正落地 MoR(Merchant of Record)模式的新創公司,幫助開發者繞過雙平台抽成,保留更多利潤,更一併處理後續的稅務、合規等問題。

Apple 與 Google 抽成 30% 的「過路費」,長久以來一直是遊戲廠商、App 開發商的痛。不少遊戲開發商為了繞過這個抽成機制,會選擇架設自己的 web store,讓玩家在 App 外進行支付。不過,這雖然節省了平台費用,卻也意味著極為複雜的金流、稅務、合規等風險,從此得自己處理。若不妥善處理,除了可能違法,還可能面臨各國政府追稅、罰款。

為亞洲數位內容打造出海的高速公路,獲超過 2 億日圓融資

Tokenz 扮演的,就是這段「繞出來以後」的基礎建設角色:當開發者選擇走自己的路,Tokenz 就是那條路的鋪路人。

鏡頭快轉到 2025 年,Tokenz 獲得由日本 Coral Capital、矽谷創投巨擘 NEA、日本 Global Brains、Plug and Play Japan 以及心元資本(Cherubic Ventures)的種子輪 2 億日圓(約新台幣 6,000 萬元)融資,為全球的遊戲公司、動漫、漫畫、電子書、直播等數位內容提供者與 SaaS 等軟體供應商提供服務。

「對亞洲的開發者來說,要把東西賣出海,最大的障礙不是技術,而是背後看不見的金流與稅務法規。」 Linmic 解釋,Tokenz 正是為了解決這些「看不見的障礙」而誕生,協助開發者處理繁瑣的後勤事務,讓他們能專注打造優質的遊戲、軟體、電子書、線上課程或直播平台等核心產品。透過 Tokenz 的一站式服務,不僅能大幅降低進軍海外市場的門檻與成本,更為開發者開啟一條全新的營收管道。

以遊戲產業為例,全球前 20 大手機遊戲公司中,有超過 70% 擁有自己的獨立網路商店。數據顯示,若營運得當,這樣的自營通路能為業者帶來 20%~30% 的營收成長。Tokenz 所提供的解決方案,正是讓更多開發者也能複製這樣的成功模式,無痛打開海外市場的大門。

(Tokenz 以 MoR 模式,幫助應用程式開發商繞過雙平台 30% 的抽成,並對接各國不同金流,同時處理後續稅務、合規問題。圖片來源:Tokenz)

什麼是 MoR (Merchant of Record)?為什麼歐美行之有年,唯獨亞洲缺席?

「舉例來說,你買一本 Amazon 的電子書,點下購買的瞬間,很可能不是 Amazon 直接賣給你,而是像我們這樣的 MoR 公司。我們 MoR 業者先用自己的名義買進來,再轉手賣給你。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合法幫客戶在各地收款、繳稅,也才能處理金流與稅務合規的細節。」Linmic 解釋。

什麼是 MoR?在中文裡面可以說是「名義賣家」或「紀錄商戶」。簡單來說,做 MoR 生意的,是一個具法律效力的實體,MoR 業者獲得授權後,能以經銷商(reseller)的身份代表企業,將數位產品或服務,銷售給最終消費者,所處理的業務包括支付、匯款與退款、詐騙預防與風險管理、全球稅務合規管理等。

尤其是稅務管理,如果沒 MoR 業者的幫助,想要將數位產品出口到海外,對開發者來說將會是極大的挑戰。因為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稅務規定,若開發商串接國際支付,不僅要明確知道每筆訂單的銷售稅額、歸屬於哪一國、還要了解每個市場具體的稅務登記要求,這是一項相當耗時,且需要專門的稅務專家來審查的工作。

與 MoR 業者合作,開發商將可以不用再煩惱與全球支付相關的稅務計算、合規處理等問題。能更輕鬆地拓展全球市場,同時專注開發新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Apple App Store 與 Google Play 本質上其實也是 MoR,默默地為開發者處理了跨境稅務、貨幣匯兌與支付相關事務。但許多人誤以為他們僅是單純的上架平台,這其實是一個不小的誤解。

也因此,若希望建立 App 以外的銷售通路,透過 MoR 便成為一項不可或缺的基礎建設。尤其近年來各國相繼通過並施行反壟斷相關法案,在順勢而為拓展市場的同時,若忽略了合規與支付的關鍵環節,往往可能得不償失。

Tokenz 與歐美玩家、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有哪些不同?

這門生意,在歐美早已不是新鮮事。以美國為例,由於各州稅法不同,跨州交易的複雜度幾乎等同於跨境交易,市場也因此發展出如 Paddle 等大型 MoR 服務商,並在各自的垂直產業深耕多年。對美國企業來說,MoR 模式早已是出海的基本配置。然而,亞洲地區的情況卻大不相同。

由於稅制複雜、語言與文化隔閡,加上企業對跨境繳稅與合規議題的認知仍有限,導致 MoR 這條路在亞洲幾乎無人能走得通。特別是在數位內容領域,本土的 MoR 解決方案更是近乎空白(相較之下,針對實體商品的 MoR 雖然已有一些服務,但與數位產品的需求大不相同)。

(亞洲市場對於 MoR 較不熟悉,但這一個商業模式對美國企業來說,MoR 模式早已是出海的基本配置。圖片來源:Tokenz)

「過去大家的第一反應是:要做跨境,就找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但他們只能幫你報稅,卻沒辦法幫你賣東西、收錢、處理退款、承擔風險」Linmic 說。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的是顧問服務,協助補齊法遵流程,但無法取代企業在交易中,真正該扮演的法律角色。

而 MoR(Merchant of Record)模式的本質,正是成為名義上的賣家,代表企業站在第一線,實際承擔金流與稅務的法律風險。這與顧問單位「站在旁邊協助」的角色截然不同。

更現實的是,若企業選擇與四大合作,通常得逐一對應所有潛在銷售地區的在地分所。由於網路交易沒有地理邊界,理論上每一筆交易都可能觸及全球上百個司法管轄區,要做到全面合規,顧問成本不僅高昂,流程也極其繁瑣,無法真正解決金流與稅務實務操作上的難題。

這正是 MoR 模式的價值所在:不只是提供建議,而是直接代替企業落地執行,讓開發者無須面對那些複雜又高風險的後勤障礙,能把資源專注回產品與營運上。

不過,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解法,放眼全球仍然稀缺,且各有其侷限。歐美解法也有其限制。例如 Paddle 幾乎只做 SaaS,服務範圍清楚卻也受限。面對亞洲不斷崛起的數位內容形式——漫畫、電子書、直播、貼圖、虛擬商品、線上課程等,這些單一產業解法往往難以通用,加上語言與服務流程落差,讓亞洲企業用起來格外吃力。

MoR 業者要承擔哪些風險?

不過,MoR 的業務也有其風險。MoR 模式的核心精神是成為法律上的賣家,代替客戶處理金流與稅務等細節。因此,從消費者下單的那一刻開始,各種隨之而來的風險,都是由 MoR 業者一肩扛起。

例如:在金流端,像是刷卡後反悔、不認帳等情況會導致資金被銀行圈存;稅務合規的複雜程度也常被低估,每個國家的稅務優先判斷標準都不同,有的看 IP、有的看發卡銀行、有的要求稅籍登記。若未妥善處理,很可能面臨高額罰款。

此外,不同國家對金流與交易行為的監管規範各異,稍有不慎就可能違法。還有一類常見的風險,則來自用戶端,例如商品未交付、誤扣款等情形,都會引發退款糾紛,MoR 則需要負責蒐證與處理。

(為避開平台抽成,不少遊戲商改設 web store,引導玩家在 App 外付款,雖省成本,卻須自行面對複雜的金流、稅務與合規風險,處理不當恐遭追稅與罰款。圖片來源:ChatGPT)

成員來自 Paidy、Stripe:擁有全球視野的在地團隊

也因此,選擇合適的 MoR 服務商格外關鍵——不只要能承擔這些風險,更要能靈活因應各地的法規與語境差異。Linmic 提到,「這些歐美方案本來就不是為我們這裡設計的,他們沒有在地團隊,不懂亞洲法規、稅制和語境。更別說你要用日文或中文問問題,數週甚至上月才回你一次。」

也因為這樣的差異,他決定自己跳出來做。

Linmic 曾是日本金融科技獨角獸 Paidy 的早期成員,參與公司從打造 MVP 一直到被 PayPal 收購的完整歷程。他說,那段時間的經驗,讓他對於支付及法規的複雜性有了深入的理解,親身參與過公司的跌宕起伏,「過去的經驗讓我知道產品該怎麼做、要找哪些對的人、要怎麼解決問題。」

「只有當你是這筆交易中的真正賣家,你才有權利也有義務代替客戶去處理這一切。」Linmic 說。截至 2025 年 3 月,Tokenz 已可支援 170 個地區的公司、超過 200 種各地的在地支付,支援大多數主要貨幣。在日本、新加坡、立陶宛、台灣與美國設有據點。他們正在逐步建立起一條真正來自亞洲、為亞洲所設計的出海通路。

Tokenz 的另一項關鍵優勢在於「價格彈性」。Linmic 坦言,作為還在成長中的新創,他們不像歐美大公司有龐大的組織與成本壓力,因此能針對不同客戶提供更彈性的方案,對中小型開發者來說,這是一筆實打實的省下來的錢。

團隊組成也是一大差異。Tokenz 的核心成員來自 Paidy、騰訊遊戲、Stripe、ByteDance 等科技巨頭,擁有橫跨日本、中國、美國的支付與合規經驗,熟悉亞洲市場的文化脈絡與法規限制。「我們是亞洲出身的團隊,知道怎麼跟這些市場的人打交道,擁有深厚的產業 know-how 與人脈,這不是國外競爭對手靠翻譯就能解決的問題。」Linmic 說。

(Tokenz 已經串接全球 200 種支付方案、橫跨 170 個地區與國家。圖片來源:Tokenz)

趨勢逼近,「合法、安心的出海」成為不能不面對的現實

這幾年,全球監管機構對於數位平台的規範標準不斷拉高,尤其是遊戲與虛擬商品的交易環節。2024 年,美國 CFPB(消費者金融保護局, The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正式指出:遊戲平台若接受現金購買虛擬幣並提供交易機制,即屬於金融服務,必須遵守《電子資金轉帳法案》(the Electronic Fund Transfer Act)。這項法律原本是為了保障電子付款過程中消費者的權益,如退款、爭議處理與詐騙防範,如今正式套用到遊戲經濟體系之中,將平台拉入金融監管範疇。

以跨國組織 OECD 為例,他們提出一套全球框架與指導方針,協助各國向跨境數位交易課徵 VAT / GST(增值稅/銷售稅)。簡單來說,就是希望國外提供數位商品的公司也要繳稅,避免本地企業因繳稅反而在競爭上吃虧。

OECD 建議把稅收責任轉由平台或非本地的供應商來負責,也就是說,平台(例如 AppStore、Google Play)在交易當下,就要幫忙代收稅金並定期繳納。這是為了保護本地企業,同時也提升稅收,讓市場規則更公平。

而這樣的轉變,不只是來自美國,日本政府近年也加強查核外國企業在日營收的稅務合規問題。知名遊戲公司 Epic Games 被日本國稅局發現,旗下遊戲《Fornite》在日本的課金收入未完全申報消費稅以及其他稅務,因此要補繳 35 億日圓(新台幣約 7.7 億元);香港遊戲公司 Yotta Games 也被查到未合規報稅,日本國稅局也對其追討稅款與未申報罰金共18億日圓(約新台幣3.88億元)。

《Fornite》在日本被追討 35 億日圓的稅。(圖片擷取自 Epic Games 官方網站)

此外,2024 年日本國稅局修訂消費稅,根據新規定,自 2025 年 4 月開始,所有透過 Apple、Google 等平台向日本消費者提供服務的非日本企業,都需要經由平台方代扣代繳 10% 的消費稅,這對所有透過雙平台提供服務的公司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的壓力。

對台灣內容商與開發者而言,這樣的壓力也正在逼近。Linmic 提到,許多台灣的開發者具備國際競爭力,但當出海成為選項時,卻常常被卡在法規理解、稅務處理或金流流程的盲區。隨著各國監管力道加強,會計與金流處理不清楚的公司,很可能成為第一批被開刀的對象。

「賣出海外,只要收信用卡就行」?忽略在地支付,恐損失 50% 的跨境營收

「很多企業以為,賣數位內容到海外,只要能刷信用卡就夠了,」Linmic 說,這其實是最常見、也最容易造成營收流失的誤區之一。

根據全球市場數據,可下載數位內容的消費行為正悄悄改變——信用卡支付的佔比逐年下滑,各國在地支付方式的比例則持續上升。Linmic 以日本舉例,「根據我們掌握的數據,在可下載數位內容的消費中,信用卡支付僅佔約一半;而在線上遊戲、網路漫畫、數位學習等特定產業中,這個比例甚至更低。」

但問題在於,想取得各地在地支付方式的許可,對海外企業來說,是難上加難,除了語言隔閡,支付審核嚴峻之外,往往都需要在當地落地。除了合規成本高昂之外,還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招聘當地的團隊,尤其對於想「試試水溫」的企業來說,往往都是失敗收場。

(數位內容要賣出海外,將會面臨極為複雜的金流與稅務。圖片來源:Pexels)

為數位內容業者鋪好「出海的高速公路」,讓亞洲創作者 Day 1 就能賣全世界

在全球監管趨嚴、平台收費壓力與稅務風險日益升高的今天,能否「合法、安心地出海」不再是選項,而是必修課。

Tokenz 要做的,是打造一條讓亞洲內容產業走得出去的新道路。「如果開發者在創業的第一天,就具備賣向全世界的能力,那亞洲的創意、技術與內容,就能有更多機會走出去。」Linmic 說。

近期文章

查看全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