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30, 2023

聽出客戶的弦外之音,iLife 打造保險業的「一站式作業系統」

想想以下情況:如果每天一上班,就要打開 14 種不同的應用程式,在不同的系統之間登入與切換,光用想的,恐怕就已經要耗損不少心力跟專注力了吧?若每日的工作皆是如此,對工作效率來說,肯定是一大挑戰。

然而,這樣的情況,正是多數保險代理人(insuranec agents)的日常。

保險科技新創 iLife 創辦人 Nelson Lee 解釋,美國保險產業一年中約有 2,000 億美元的保費被簽下,且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每年持續雙位數成長,而其中高達 95% 的壽險保費,都是由保險代理人(insurance agents)與保險經紀人(insurance brokers)一張一張成功銷售出去的保單累積而成。

保險代理人是保單能夠賣出的關鍵,那麽,這些在第一線打仗的戰士,用得都是什麼武器?Nelson 採訪了將近 200 名保險業務員後,得到相當令人意外的結果:一位保險代理人在日常業務中,平均需要使用約 14 種~19 種不同的軟體,才能順利完成工作。不僅如此,若想使用數位工具來使銷售與客戶管理更上一層樓,通常還得要保險代理人自掏腰包。

獲客到成交,保險代理人在14種軟體間疲於奔命

以最初步的「獲客」來說,保險代理人獲得新客戶的方式,最常見的就是由親朋好友的口碑推薦或辦實體活動,來接觸潛在客戶。然而,這樣的方式卻無法有效擴大。而實體活動若沒有數位工具搭配,也很難後續追蹤成效。若依賴比價或導流網站,保險業務員收入還沒有進帳,恐怕就要先支出 500~2,000 美元不等的費用。

到了銷售旅程的中段-與客戶「互動」。能使用的工具確實很多,但卻多得讓人頭疼。想打造自己的保險銷售網頁?要不是自己架設網站,要不就是花錢找人協助;若想建立自己的客戶關係管理系統?多半則仰賴 Excel 手動輸入,若專業一點,使用 Salesforce 或 Pipedrive 等 CRM 工具,或其他推播式行銷(outbound marketing)服務如 Klayvio、Twilio、Mailchimp 等,每月則動輒數百至上千美元。

來到最後的「成交」,不同的保險公司則有不同的電子申請方式,支付方式也不盡相同。也就是說,沒有一站式的工具能一次解決保險產業的痛點,導致保險業務員得在不同軟體之間不斷換,才有機會成交。在這樣的情況下,後果可想而知:工作效率不理想、銷售流程拉長、資料散落各處無法整合。

然而,保險代理人的主要收入為成交保單之後的保險公司給的佣金,對他們來說,這些軟體就是生財工具,若沒有好用的工具,就如同裝備簡陋的士兵拿著斧頭、木劍上戰場,又如何期待能贏得勝利?若無法贏得保單,保險代理人、保險公司雙方都是輸家。「現在大家使用的工具就是又多、又亂、又貴,導致工作流程極度沒有效率」,Nelson總結。

拿木劍作戰,如何期待獲勝?iLife 打造保險業的「一站式作業系統」(All-In-One OS)

「iLife 想做的事,就是將散落的工具整合在一起,打造專門為保險業務員設計的作業系統(OS)。」

簡單來說,目前提供給保險代理人使用的皆為「跨產業的 SaaS」(例如 Salesforce、Mailchimp 等等),雖然市面上有部分專為保險業打造的 SaaS 服務,但這些服務通常僅只瞄準保險業的單一痛點,還沒有人提供完整整合的、一站式的解決方案。

而 iLife 提供的,是專門瞄準保險業的「垂直型 SaaS」服務,將過去散落在不同平台的報價、CRM、付款等相關銷售的工具和工作流程,整合在同一個平台上。透過這樣的工具,就有如讓保險代理人把所有的裝備都「多合一」。此外,使用 iLife 的人不需要程式碼,人人都可以使用,如同幫助保險代理人換上全新的現代武器,除加快工作效率以外,更大幅降低成本。

iLife 一站式 e‑App 介面

Nelson 回憶,過去在美國的投資銀行工作時,因緣際會做了保險產業的研究, 驚訝地發現「一個這麼龐大、持續穩定成長的產業,竟然只有極少的科技含量」,從此讓他一腳踏上保險科技的創業之路。

iLife 平台主要涵蓋 3 大部分,包括尋找客戶、互動與完成交易。例如,代理人可以在 iLife 上輕鬆建立自己的保險網站、尋找潛在客戶、即時溝通,也打造保險商品與分析工具,讓價格與方案都能一目了然。

同時,iLife 也將支付功能一併整合,以幫助保險代理人更好的理解客戶需求、開發客戶、省下更多成本,加快成交流程。

解密客戶心聲,iLife 吸引 1.3 萬保險代理人「靠岸」

事實上,「創業」對 Nelson 來說並不陌生。他的父母都是創業家,在台灣成立了軟體公司,「我爸媽是在我出生的那一個週自己成立公司的!」,「我從小看著他們創業,我知道這有多辛苦」。不過,或許正因為從小對創業耳濡目染,讓 Nelson 在打造產品時,更能聽到用戶的弦外之音,進而打造出貼近用戶真實需求的服務。

舉例來說,在訪談 200 名保險業務員的時候,Nelson 發現,多數人都非常踴躍地回應,雖然大家一致認同當前的產品體驗很差,但是卻無法清楚表達他們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產品。

不過,這看在 Nelson 眼中,卻是一個相當好的創業機會。「如果已經有清楚的產品,代表這個市場可能已經很擁擠;但如果人們說得模稜兩可,那就代表我很可能會是市場第一個提出解決方案的人。」

因為無法講出想像中具體產品的樣貌,多數受訪者就從各種單一功能開始「許願」,例如,加快上傳和下載客戶名單速度的功能,以節省他們在不同平台轉換的時間。

正如同「汽車大王」福特汽車創辦人 Henry Ford 的名言:「如果當年我問客人想要什麼,他們八成會回我『跑更快的馬』」(If I had asked people what they wanted, they would have said faster horses),這代表,消費者通常能輕鬆描述眼前遇到的問題,但卻不知道最佳解決方案;而顧客的意見雖然很重要,但若創業者只聽顧客的意見,是做不出突破性新產品的。

而對想要顛覆產業的創業者來說,排除雜音、找到每個聲音背後的最佳答案,是一項極為重要的關鍵。

Nelson 坦承,「這也是我們最初決定要打造產品時遇到最困難的挑戰之一,每個人想要的都不一樣。」,而這一步,也是許多新創迷失方向的地方。對 Nelson 來說,客戶的聲音何其多?若是全都上心,恐怕最好的產品永遠都不會誕生。

即便這些聲音是來自客戶的寶貴意見,Nelson 仍然不斷挑戰這些假設;同時,越是面對嘈雜的聲音,越是要看得更深。「當時,我聽到這些用戶的反饋後就知道,大家要的,並不是一個更好的 Salesforce 或是 Hubspot,而是希望能有一套一站式的系統,讓原本那些需要辛苦手動的工作可以一次被解決。

iLife 成立雖然僅短短 3 年,但卻能快速吸引多位用戶,今年也完成 1,700 萬美元 A 輪融資。目前,已經有 13,000 名保險代理人使用 iLife 平台。現在更往中大型客戶挺進,已與約 30 家保險公司合作,並陸續推出為保險公司打造的專屬軟體。

聽出客戶的弦外之音、定義出對的問題、再打造對的產品,讓 iLife 不僅為保險代理人提供了一套解決方案,更帶來一場全新的革命。正如同 Shopify 為電商產業帶來巨大的改變,iLife 也正在成為保險業中的革命性武器,成為這個龐大產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近期文章

查看全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