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1, 2025

做一個通才,而不是專才

最近有位記者問我,如果要給今天的大學生一個建議,我會說什麼?我想了想,我說:做一個通才,而不是專才。

原因其實很簡單,AI 已經具備過去被視為專業人士才擁有的技能,如果你把所有青春投注在鑽研某個專業領域,等到你真正站穩腳步,AI 很可能已經把這些技能做到更快、更便宜,也更通用。

這並不是說「專業不重要」;而是專業不再是最大的競爭力。真正能讓你在未來脫穎而出的,是面對變動時的彈性,是跨領域學習的新能力。未來十年、二十年,我們過去認為穩固的行業都可能重新洗牌,這種變動不會因為某個專業很扎實就停下來。

我常跟正在唸書的朋友說:「不要只學知識,要學會『怎麼學』。」這句話聽起來抽象,但在 AI 時代,它反而變成最務實的能力。AI 能產生大量答案,但不能替你定義問題;它能提出很多路線,但無法替你決定你要走哪一條路。

也正因此,「通才」的價值才更凸顯。當你的視野更廣、涉獵更多,你就更容易跨界思考,把不同領域的知識拼成新的解法。AI 準備好了所有的知識,但你要有能力去看見、去連結,甚至去質疑。

回頭看我自己的人生,一路走來也是這樣。我並不是按著一條清楚的「專業路線」走到今天。相反的,我嘗試過不同的角色,包括運動員、創業者、投資人,甚至現在在教育領域耕耘。這些經驗看似不相干,但正因為我不被單一身份綁住,才能在每一次轉折時找到新的方向。

所以,如果你現在還在學校,請不要急著把自己定義成「金融人」「工程師」或「法律人」,你該去培養快速掌握新領域的能力,把知識靈活運用在更多場景中。

如果我能給正要踏入未來的你一句話,那會是:不要把自己鎖在某個專業裡,而要訓練自己成為能跨越任何邊界的人。Be a generalist, not a specialist.

近期文章

查看全部文章